書法家大漠。
大漠藝術簡介
大漠,原名劉中誠,河北人,定居北京,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狂草藝術研究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市場報》副社長,中國扇子藝術學會江蘇分會名譽主席,《禪茶與書畫》主編,中韓書法家聯誼會會員,北京道教協會道家書畫藝術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畫委員。專攻翰墨二十余年,旁涉儒釋道經典。精于詩文,長于鑒賞,喜收藏古今典籍。曾發表文字十余萬字,出版有《學書碎語》《禪茶與書畫》《過圖云煙錄》等。
大漠的“一筆龍”書法作品在北京王府井大樓展示。
大漠書法作品欣賞:
美國尼克松圖書館館長在收藏大漠作品儀式上。
從春節到國慶:中華大漠“一筆龍”
周哲輝
作為一個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民族,中國對與節氣相關的節日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幾千年的節日慶典活動,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將新春佳節辭舊迎新的節日氛圍抒寫得淋漓盡致;“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令人仿佛置身于明燈錯落、花樹掩映的元宵之夜;“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純凈、晶瑩的中秋月境,令人油然而生一種物我相愜、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在中國節慶的各種民俗活動中,最典型、最熱鬧的多與龍有關。“玉壺光轉,鳳簫聲動,一夜魚龍舞”,舞龍燈是元宵節最熱鬧的節目;“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春回大地、生機盎然的二月二,是期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春龍節,又稱龍抬頭;“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賽龍舟是幾千年來端午節的保留節目。
龍,善變化,興萬物,利萬物,乃傳統之靈異神物,為中華民族之圖騰,炎黃子孫被稱為龍的傳人。龍,是吉祥的化身,成為各種民俗活動的主題。天行健,地勢坤,龍騰天地間,蜿蜒而矯健,詮釋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內涵。二零一三年元旦,正是農歷壬辰龍年末,直至癸巳蛇(民間習慣稱小龍)年春節,北京二環邊上西直門旁邊北京北站廣場的超大電子顯示屏上,一幅圖騰與書法完美結合、筆健凌云、飄逸灑脫的“一筆龍”書法作品滾動播放,千萬人駐足觀看,嘖嘖贊嘆,為京城春節氛圍增添了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線。
“一筆龍”的作者是著名書法家大漠。
徐復觀認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精神的是中國的書畫,而在筆墨技巧方面,書法更勝一籌。晉人尚意,從王羲之時代開始,書法終于從“辨認”與“傳達”的實用功能向“寫意”的審美功能轉化,線條的飛揚與點劃的頓挫成為書寫者心情的飛揚與思考,書法視覺的形態變換成音樂與舞蹈一樣的節奏形態,尤其是行、草書。隨著網絡的發展和現代傳媒方式的多樣化,今天的書法已完全從文字的實用功能中解脫出來,成為一種專門的藝術形式。大漠,原名劉中誠,河北南宮人,以草書見長,書法之外,精于詩文,對儒、釋、道有非凡造詣。大漠書法,飄逸而靈動的線條,飛揚著他對人生的思考;遲滯與疾速交錯的筆鋒,流露出他思想的火花;濃淡干濕的墨韻,展示出他對傳統文化的感悟。獨體字不是大漠的首創,但大漠的獨體字非常有特色。他對獨體字的創作,記錄著他對傳統藝術神韻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探索。“道”、“空”、“悟”、“法”,這些濃縮著中國傳統哲思的字,揮毫落筆之時,他將漢字的形態特征及其蘊藏的精神內涵,從書法審美的角度展示得充分而淋漓。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極具時代審美意義,而點劃線條的空靈灑脫又不失傳統書法神韻,滿紙云煙中自有妙境。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大漠認為,“書法本質最關鍵的是凝存正氣。人要懂得養氣、養正氣,作書才能渾厚天成,才能光耀萬古。”大漠書法作品,傳達出一種正能量的信息,正是一種“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氣壯山河”的混元之氣。
最能體現大漠獨體字成就和書法氣韻的,是其“一筆龍”。龍字書法作品并不鮮見,但結構上多為縱式,缺乏龍應有的氣勢。大漠寫龍,從筆墨構圖反復探索,靈感忽現,早著先鞭,改縱為橫,獨創橫式,別具高格,神龍見首不見尾之神韻躍然紙上,霎時靈光驟顯,龍騰云海,氣滿乾坤。如大漠所言,“一個龍就是一部《易經》,一個龍就是一部《道德經》,一個龍就是一部中國精神史。”觀賞大漠“一筆龍”,在強大的氣場中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觸摸中華民族的精氣神。《當代中國》、《中國商報》、《中華建筑報》、《中國美術市場報》和山東電視臺、搜狐網等全國多家媒體、網站予以報道,他的“龍”作品被人們譽為中華大漠“一筆龍”。近年來,大漠“一筆龍”不斷被北京、山東、內蒙等全國各地展覽、收藏,并被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機構和國際友人,受到交口贊譽。
二零一四年是農歷甲午馬年。在地為馬,居天為龍,龍馬相通,龍馬精神為中華民族之精神象征。在這個馬年新春佳節,大漠專門撰寫了一幅對聯:“龍騰云海天地闊,馬踏山河日月新。”大漠“一筆龍”于除夕之夜開始再次在北京西直門附近的北京北站廣場的巨大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北京三環的方莊橋同時展示,為北京馬年春節增添了昂揚向上的喜慶節日氣氛。
早在二零一三年秋,大漠“一筆龍”就漂洋過海,被中國搖滾之父曹平帶到美國好萊塢,受到美國吉他之神杰夫•科曼等美國朋友的喜愛和推崇,美國人開始了解大漠書法。而二零一四年春節期間的正月初,應美方邀請,大漠終于來到美國進行了文化交流。雖在寫實主義盛行的異國他鄉,大漠“一筆龍”和獨體“馬”字——這些最經典的中國元素藝術作品受到美方極大歡迎,為美國的新春佳節增添了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氣氛。大漠書法作品被美國尼克松圖書館、比華利山莊市、燈塔集團等多家機構、單位和個人收藏,大漠“一筆龍”成為中美文化交流的又一橋梁和紐帶,大漠也成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大漠因此被授予洛杉磯榮譽市民。三個月后,美方來到北京,專門到大漠在京的書法工作室“一葦草堂”進行了回訪。這也再次證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在中國的各種節日中,國慶節是和春節同樣重要、一樣熱鬧的重大節日,因為這是一個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日子。每逢國慶,從國家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各種歡慶活動如火如荼,燦若云霞。二零一四年十月的北京,天高氣爽,花團錦簇,處處洋溢著歡慶共和國65周歲華誕的喜慶氛圍。從長安街北望王府井,抑或在二環西直門橋遙看北京北站廣場,或在三環經過方莊橋時,巨幅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的一幅充滿中華神韻的大漠“一筆龍”格外醒目,堪稱書法界向祖國華誕獻上的一份厚禮,成為北京國慶節的一道獨特景觀,10月5日的《北京晚報》對此專門進行了報道。國慶佳節,在王府井、西直門、方莊等北京地標性地帶集中展示大漠“一筆龍”,如同一條矯健的巨龍在首都上空蜿蜒盤旋,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遠魅力中,世界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編輯 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