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賓禮藝術家李啟祥。
初科汝
眾所周知,“龍”是中華、印度、尼泊爾、不丹、日本等文化載體的重要內容。有著“龍的傳人”美麗稱號的我國,對“龍”的尊崇更顯示出先輩及當代中華兒女對“龍”文化的敬畏。
科學考古論證,我國最早發現的龍形圖案至今已有8000年之久,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李啟祥,祖籍河北雄縣,是我國著名的書法藝術家。其自幼酷愛書法,曾在白洋淀詩書畫院院長趙順義的指導下,先臨王羲之的《圣教序》、《蘭亭序》,又在中國書協理事、北京市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田伯平的指導下臨唐寅《落花詩冊》、趙孟頫等名家之帖,漸成風格。而后,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多年的學習與思考,李啟祥終于把中華民族的精神“龍”字形成了自己的獨有風格。
2010年4月8日,李啟祥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中華一筆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審核通過,并對該作品的著作權予以登記(登記號:2010-F-027283),為中華傳統文化“龍”的弘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用李啟祥的話說:“我是一名職業書法家,參加過不少文化論壇,當聽到不少專家、學者在發表演講時總是說中國文化有著五千年的發展史和文明史時,心里總存有一種酸楚。”他說,“紅山文化‘碧玉龍’是在1971年8月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小北山出土的,其通體呈墨綠色,身體呈英文字母C形玉雕體,現收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館。玉雕龍被發現后又過了10年左右,在遼寧阜新查海又出土一批距今八千年的紅山文化‘玉龍’,最終確定紅山文化‘玉龍’的出土,證明了中國‘龍’文化已有八千年的文化史,并稱之紅山‘碧玉龍’為‘中華第一龍’。我作為一名書法工作者,總想著如何讓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和文字發揚光大,讓中國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于是就創作出現在的專利書法“中華一筆龍”。
而后的李啟祥,在專利書法“中華一筆龍”及其愛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其作品不斷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本人亦被國賓禮特供藝術家書畫評審委員會聘為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所創作品先后作為國禮贈于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第四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或嘉賓。 其事跡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信息報》《中國商報》及多種書法專業媒體所報道。
目前,國內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唐國強、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京劇大師梅葆玖、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朱軍、倪萍,京胡大師燕守平、佳士得總裁高逸龍、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香港知名人士方鴻飛、陳漢江、成龍等社會知名人士均有收藏。
李啟祥與阿根廷企業家詹明哲(左二)、香港方興集團董事長方鴻飛及弟子羅蘭、鄭寧、白曉芹。
李啟祥(中)與白曉芹、王榮、羅蘭、鄭寧四弟子。
李啟祥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