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書畫家劉詠閣。
劉詠閣:亦書亦畫亦詩,京都譽全才
初科汝
癸巳年冬月某日傍晚時分,天氣溫度陡降,寒風襲人,應友之邀,拜會著名詩書畫名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老墨先生。
當筆者步入老墨任教的大學校園,其夜幕已經降臨。透過一排排明亮的教室小窗,一個個活潑、可愛的身影躍入眼簾,久違的校園生活似乎昨日再現。
老墨的畫室,坐落在該大學的“求真樓”四層,是其工作和創作及會客的場所。見面握手、寒暄、讓座、倒茶,直到目睹老墨詩興大發,潑墨揮毫,方知此君的不凡!
老墨,原名劉詠閣,號老墨,1958年生于北京。其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承廖同、李新民、龍瑞、梁樹年、蔣兆和,并得到李苦禪、朱乃正、大康、劉炳森等先生教誨,現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中國裝幀藝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老墨,性情豪放,帶人誠懇,為人樸實,熱情豁達。本不能喝酒的老墨,遇友均真誠豪邁,坦誠率真,酒后確有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大丈夫氣概。
品老墨的詩 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含情,情中蘊景,景中藏意,意境而深刻,含蓄而深邃。其思維超前,獨具匠心。多年前,老墨在自己的《充盈藕色綴秋泓》詩中題記曰:“秋色有時候更像個怨婦,很折磨人的,想視而不見抑或是充耳不聞,行嗎?”詩云:“煙霞裊裊緋紅見/冷意習習和雨聲/落盡鮮妍天亦遠/充盈藕色綴秋泓。”由此可見,老墨更是一位多愁善感,棱角分明,詩中見畫的詩人。再如其《春的印跡》微風,暖日,濃馨/尋著你的痕跡/走向你······草靜,水清,枝梢/浸你的甘露,浴你溫情的雨/竟生醉意。《夏的風情》晌午的蟬兒躲著日的光/歡唱著柳蔭的涼······水靜鴨懶,白蓮也倚著荷的綠/隱去了出塵的灑脫和容芳······《秋的惆悵》你可曾見到,那一片悄然落下的葉/你可曾感到,那一片落葉/是否帶著些許的幽怨和感傷······疾風,終于帶走了不愿離卻的愿/而雨后那晚晴,總還有/不經意的血色輕敷,不堪回首。《冬的愿望》白雪盡墨長天,混沌了大地遠去的界/寒鴉競棲古樹似一幅畫卷/嵌在天地之間······月色輕撫荒原,撩撥著萬籟落寞的心/那初日竟迷醉了早炊的煙/雪霽終笑人寰。詩句將春夏秋冬四季之景色躍然紙上的同時,亦表達出詩人內心狂熱和奔放的豪邁之情,讓讀者有種如入畫中,身臨其境之感。
讀老墨的書 其行筆張揚,瀟灑自如,布局得體,章法自然,風格獨特,而不失創新之美,個性十足,而不失傳統本色。其走筆如龍,點墨如云,輕盈如柳,渾厚如山。
賞老墨的畫 其涉獵于國畫、油畫等多個層面,畫風樸實,筆墨淳厚,意境深邃,典雅優美,舒展大氣。其畫中融書,書中融畫,畫書結合,相得益彰。其捻轉拖拉,潤筆嫻熟,水墨淋漓,一氣呵成,大有氣吞山河,氣貫長虹之勢,著實讓觀者贊嘆不已!目前,老墨筆下的汗血寶馬更是讓人稱道:其色道鮮明,大氣而奔放,筆墨灑脫,詩意而盎然。
如今,老墨早已成為業界名人。其詩歌詩詞選集《心遠之殤》的出版在詩壇引起強烈反響;其書畫作品先后被國家相關領導及各大博物館、駐華大使館及國外部分元首和皇家所珍藏,受到業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