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畫家閆品。
昔日烈士遺孤 今朝翰墨奇葩
——訪劉炳森、張世簡花甲女弟子中國著名書畫家閆品
初科汝
辰龍前夕數日,涼風颼颼,冰霜催寒。應學安兄之邀,吾與同事存海同步走進著名書畫家閆品畫室。閆品畫室位于燕都圣地,鳥巢之畔,亦畫亦居,其樂融融。花甲二老,慈顏善目,夫唱婦隨,相濡以沫。吾輩見之暖意頓生,其情其景,其書其言,其畫其行,由感而生,隨敬而記之,以饗讀者。
閻品,乃烈士遺孤。其祖籍燕趙,居于京都。1948年10月,閻品之父閆慶堂在保定徐水戰役中光榮殉國。其自幼與外祖母相依為命,靠國家撫恤金、救濟款長大成人。因此,在閆品幼小的心靈上深深地打下了永遠也抹不掉的紅色烙印和愛國情結。
1966年,喜歡上書畫的閆品開始涂鴉一些畫作,主要畫江姐、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人物及鄉村年畫、對聯等。1968年閆品參加工作,自幼就喜歡書畫的閆品成了單位的文藝骨干:辦專欄、抄材料、寫大字報。1976年閆品被調到河北晉州市商業局辦公室工作,長期做抄寫、涂畫等宣傳工作,為后來的書畫創作打下了夯實的基礎。1990年閆品被調到晉州市書畫院進行職業創作,開始了自己一生的質的飛躍。后來,閆品的書畫作品得到了中國著名書畫名家劉炳森、張世簡、楊再春的認可,并先后收之為徒。他們為閆品的書畫創作授業解惑,補漏拾遺,添磚增彩,繼而造就了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書畫藝術家。
閆品書以隸為主,其字圓潤渾厚, 結體扁平、工整、精巧,書風豪放,橫豎交錯有節,撇捺折點有序,輕重頓挫有據,長短粗細皆宜。其用筆方圓兼備,筆劃嚴謹豐腴,樸厚靈動,筆力遒勁。其筆勢飛動,姿態優美,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規整而不顯拘謹,樸厚而不失典雅,總體顯現出一種整潔無暇的自然風貌和深層的立體意境,使人陶醉,令人留戀。
在其書寫過程中,筆者雖然感覺出閆品的很多隨意性,但看似書寫得很樸拙、很簡單、很平凡,而實際上內中卻蘊涵著無窮的美學價值。欣賞閆品的書法能感覺出大自然的淳樸奔放及其渾厚博大的氣勢胸懷,是一種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觀其作畫更是美不勝收,其可愉悅心情,亦可頤神養性。其畫中融書,書中融畫,書畫交融,意境深遠。閻品的繪畫優美而典雅,大氣而厚重,花鳥小品中鋒寫枝干,側鋒抹葉面,嬌中有柔,雍容高貴。山水畫色彩飽滿,濃艷一路,水墨淋漓,山河磅礴,氣勢恢宏。加之其講究的“畫理、畫情、畫趣”及生動的拖拉、捻轉、皴擦等嫻熟的筆法,終于造就了其作品的聲名遠播。
如今,閆品的書畫作品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華慈善總會、榮寶齋及汪東興、薄一波、劉華清等國內外國家領導和大使館所收藏。
身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的閆品,不僅性情溫和,而且樂善好施。近年來,閆品先后給汶川地震災區、玉樹地震災區及社會各界捐贈了價值百萬元的作品。其藝術成就先后被《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書畫》、《中國商報》等50余家國家重要媒體所報道,受到國家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編輯 周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