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大師亢銀中
銀中兄是一位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書法家,他是將一生心血和精力全部傾注在書法藝術上的典型人物。
一、一個汲古融今的書法家
初識銀中兄是前年的事,記得那是在中國詩賦網上,當銀中兄贈給孫五郎的書法大作“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跳入我的眼簾時,不禁為之一震,脫口道出了四個字:剛勁俊逸。兩年多來,看了銀中兄許多書法,總的印象:他的字傳統中有新意,規矩中有突破,好看,看好。
所謂“好看”,是說銀中兄的字外形飄逸,剛勁有力,結體多元,縱橫善變,融匯漢碑和二王書法之精華,既剛勁古樸,又飄逸俊秀,給人以美感,非常漂亮。
而“看好”是說他的字內涵深邃,詭異難學,有份量,有穿透力,引人遐思,令人震撼。他從事雕刻創作十五載,其書法融入雕刻之意念,因此他的書法格外強勁有力,筆筆如骨,鐵畫銀鉤,讓人真正體味到什么叫折股叉、錐劃沙。
銀中兄的書法藝術,得益于幾十年臨池不輟和對書法藝術超凡的悟性。博采眾長,融匯貫通,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作品大氣磅礴、納古溶新,賦予了全新的藝術內涵。帶給觀者一種強有力的視角效果。
弘一法師說:“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銀中兄的書法作品,通篇觀之,滿紙云煙,放浪忘形,疏密倚斜,奇趣逸宕;蒼茫、古樸、大氣。濃郁的豪放個性、精到的筆墨技巧,獨特的造型風格躍然紙上;墨色變化豐富,輕重相間,凸顯出無限的張力;線性、結構老辣而新穎,用筆方圓兼具而相得益彰;可見其傳統功力之深厚。同時他還勇于挑戰自我,敢于創新立異,對“現代書法”情有獨鐘,數年來孜孜不倦地追求,試圖開拓一條前人未經之路。
二、一個風格多樣的書法家
林語堂曾說過,如果不懂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沒有資格談論中國的藝術。因為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惟一一門以文字構成的獨立藝術。銀中兄十歲從師學畫,繼涉雕刻,故而他對漢字形體有著更深刻的理解。這恰與中國造字法六書中的“象形”相通,因此,他的書法更能體現漢字的神韻。如他的“雪”字寫出了動感,看著他的“雪”字,仿佛置身于揚揚灑灑的雪花之中。他的“根”字如無數須根在伸張,活像一棵盤根錯結的大樹,蒼勁而有張力。我不敢說不善畫者就寫不好書法,但精于繪畫者肯定要比不精者更有優勢,銀中兄就占了這個優勢,他各體皆工,尤以草、行為著。
銀中草書可謂一絕。步履千里江川,手揮正氣長虹。磅礡蒼勁,氣勢雄渾。筆鋒所至,橫掃千軍。如顛旭再世展雄姿,似狂素重生弄颶風。恣意縱橫,灑脫遒勁。嬌美而靈動的筆風,大氣而蒼勁的墨韻。如他的草書李白詩望廬山瀑布,古風厚重,層次分明,筆勢節奏很強烈,猶如一首狂想曲。讓人感受到書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功力。
銀中行書一枝獨秀。豪情萬丈,吐納乾坤!存二王書風之漬影,有自成一體的格風!蒼勁有力,內含正氣。法于筆力,法于思想,法于自然。勢如急流入險灘,力透云層可摘星。奔騰間凸顯氣度,浩直中可見靈逸。吸遠古之精華,融今朝之靈氣,入古三味,勝今一籌。書發其情,豪如其人,實事求是,磊落光明,軍人氣質在他的字里行間充分流露!墨上生活游刃于方寸之間,揮舞灑脫生涯中一樣壯闊!
說到現代書法,我也看了不少,最喜歡銀中兄的作品,把傳統書法和現代書法理念很完美的揉合在一起。構圖上喜歡墨象淡化暈開,追求一種渺茫、古拙的趣味,暗示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情趣。別有一番風味,別蘊一片匠心。書中有畫,有聲有色,代表一種新潮。書也畫也!巧思妙運。立意新,境界高。善畫者,其書即畫,其點劃、虛實、濃淡、肥廋、結構、布局別于習書而不為畫者。構思新穎奇巧,筆墨變幻無窮,觀之賞心悅目,慧氣提神。山默默矗立,水細細潺流,耐人尋味,妙趣橫生!作書用墨如此,意韻高遠,情蘊其間;做人用心如此,泣笑高潔,傲視人間!
銀中兄臨毫,絕不茍同,每一幅作品都能看出巧妙的構思和獨特的韻味。他的書法,如詩,如畫,于千變萬化中張揚著自己的風格,令觀者愛不釋手、留戀忘返。
三、一個學養深厚的書法家
作為書法家,首先應是學者,“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雖說是指寫文章,然對于書法更是如此。算起來,我接觸過許多書家,這些人都有一股鐵硯磨穿,禿筆成塚的精神,但由于缺乏深厚的學養,焚膏繼晷幾十年,始終寫不出神韻來。學可養德、養神,更可養書。沒有學問,就是練上八輩子,也毫無所成。書法家給人的外表是筆劃與結構,內里卻是思想與哲理的形象拓展,沒有學養的書家,給人的只能是蒼白。
銀中兄是底子厚、路子寬且勇于探索并探索不止的書法家,他的作品之所以傳神,是因為他有著深厚的學養,他是當之無愧的辭賦家。如他的《翰墨感懷賦》:“國之粹珍,千載盛興,燦燦寶光,赫赫威名。世界文化之奇葩,浩瀚藝宇之巨星,漢唐文明之淵源,中華民族之魂靈。點點墨水,濡染千姿百態之人生;絲絲毫鋒,幻化無窮無盡之意境;款款紙絹,承載九域萬象之圖騰;方方硯田,流煥禹甸百代之文明!皇皇長史,綿延五千年,何時不有龍騰云行;孜孜求索,承傳數百代,誰處不見少長讀臨!鐵畫銀鉤,淡抹濃浸,千載厚積,代有精英。狂張旭醉舞引颶風;王右軍妙筆寫蘭亭;顏魯公義稿冠豐碑;釋懷素蕉葉醉墨淋。元章八鋒刷新韻;山谷變古真性情;子瞻信手貫日月;君謨飛草天下驚……”
讀著這些文字,我驚愕不已,我想,朋友們也一定如我一樣,終于找到了銀中兄之所以能有一支傳神妙筆的答案了。胸無點墨,縱然三更燈火,懸梁椎股,到頭來也不過是個字匠而已。真正的書法家都是大詩人、大文豪,否則,絕對寫不出靈動的字來。銀中兄的學養滋養了他的字,他的字又在滋潤著他的學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集學養與書法于一身的銀中兄,其字潛力無限,注定日益精進,登峰入殿。
人生的精彩在于經歷閱歷的豐富廣博。銀中兄特有的軍旅生涯,使得其在書法作品中充滿了堅毅和自豪,彰顯著他波瀾壯闊的胸襟和坦蕩不羈的氣勢。已入花甲之年的他,很欣賞古人“能合能離”之理。他認為深入傳統帖學、碑學經典是他終其一生的事;而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性情是最重要的。感悟自然,須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又須妙合萬物。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筆墨上合于時代精神,能在藝術形質上無古無今、自成一格,闖出自己的一條路子。
四、一個靈氣四溢的書法家
書法是門獨特的藝術。凡從事藝術者,必須要有天資,有天資才有可能有靈氣。也許有人不信,但這是事實,沒有天資,就不可能有靈氣,縱然苦練也是枉然。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唱歌了,天生五音不全,你怎么學聲樂?舞蹈需要形體,鋼琴一定要有長手指,相聲一定要有好口才,文學創作者一定要善于想象……
在銀中兄的筆墨中,你可以感覺到他超凡的天資,站在他的作品前,你會覺得一股靈氣在四溢,在向你迎面撲來。那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的酣暢,一貫到底神采飛揚的氣勢,令人不禁慨發出鬼斧神工、渾然天成之感嘆!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銀中兄贈我一幅作品《玉兔金盤》,看后又是大吃一驚。四個大字飽滿豐潤,氣勢恢宏。由此我想起了“天下第一關”幾個大字,若是由銀中兄來寫,我想會更有力,更飽滿。
蘇軾說,欲畫竹必先成竹于胸。胸中有竹,畫中才有竹。而畫中之竹已非山中之竹,它比山中之竹更多幾分神韻和靈氣,因畫中之竹已注入了作者的精神。書畫同源,一幅作品絕不是筆劃的簡單組合,書家筆下蘊含著豐富的內含。銀中兄的學養使他對漢字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于是這些字,這些文在他的胸中淬煉,帶著他的精氣神,物化在紙卷上,使原本就非常精辟的詞句更加熠熠生輝,引領人們進入一種更高的審美境界。
銀中兄是個“書癡”,他將全部家產和精力都傾注在書法上。2001年,由于長期勞累過度,致使頸椎病越來越嚴重,失去了親手制作木雕的能力。專注、頑強的他不得不停止木雕創作,而專心致力書法學習與研究,實現他從小的夢想----做一個書法家。
生活的艱辛,疾病的折磨,并沒有動搖他的意志。艱難苦恨,玉汝于成,他用他的執著,堅守和奮斗,書寫著“人”這一撇一捺。時至今日,他仍然在頑強地探索著,他正以日新月異的驚人速度走向成熟,邁向成功的殿堂。
五、一個坦誠豪爽的書法家
傅山曾說:“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書法家不僅要在書法藝術上有所造詣,更要在藝德上有所修養。俗語云:書為心畫,字如其人。銀中兄豪犟厚重,正氣向上的性格,充分地體現在他的字里行間。
在當今專業化帶來的功利性弊端的大環境下,銀中兄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說:書法只是我的愛好,我稱不上是專業的。正是這種非功利性心態,使他擁有著一顆對藝術純真的心。他認為:書法和音樂一樣是用來凈化美化人的心靈、升華人的理想、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藝術,是要服務社會的。多年來,凡是扶貧濟困、救孤助殘或資助貧寒學子等書畫義賣活動,他都積極參加并盡量奉獻最新最好的作品。
銀中兄為人豪爽,行事低調,尤其對書法藝術,常懷恭敬之心,從不宣揚自己。如今他的書法作品已被業界肯定,被廣大愛好者所推崇。每當回想起自己走過的路,銀中兄總是不無感慨。勤奮成就輝煌,執著的追求總會得到成功的回報。
現在國內外的許多書畫交流活動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作品或被博物館珍藏,或被收藏家和愛好者收藏。面對各種接踵而來的贊譽,他一切都坦然視之,一切都淡然處之。他說:“書法寫到最后其實是在寫自己的修養。胸無溝壑,怎能寫得好作品?”
銀中兄是個真正的書法大師,不象眼下書壇的一些大員們頭上戴著什么主席,部長的光環。他的書法正在網上風行,粉絲、崇拜者多如潮涌,鄙人就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書法家是要由廣大愛好者說了算的,銀中兄書法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文友藏家所認可。我不懂書法,本無資格對書法品頭論卒,但我喜歡他的書法,因此,一定要說上幾句。
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亢銀中。今生有幸能與銀中兄網上結緣,他日有暇,一定登門拜訪。去年,我為銀中兄寫了一篇小文,今天讀來,還算滿意,因此一并發在這里,算是湊個字數:
三晉之地,人杰地靈,中華文華之源頭,神州名人之搖籃。
原平古縣,有亢銀中者,出身寒門,少負不羈之才,長而壯志云端。自幼勤學,錐股螢雪,博覽群書,細大不捐。特立獨行,慷慨超凡。工于木刻,雕琢萬千氣象,天資聰穎,刀下洶涌波瀾。忻州故郡,大雅之堂藏佳作,原平城內,商家店鋪有牌匾。得其大作,引以為榮;一識其貌,喜笑開顏;心懷萬方,迎歸壁騰飛澳門島;胸有山河,九龍壁輝映山西殿。
書與畫相得益彰,詩與賦氣吞幽燕。傲骨錚錚,豈肯摧眉折腰;淡泊名利,不為五斗趨炎。
君子固窮,樂天知命;癡迷墨海,愈挫愈堅。禿筆如塚,鐵硯磨穿。逆勢而上,絕頂可攀。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幽幽三晉,當有學問如銀中者,然必無銀中老而好學者。鍥而不舍,大器晚成,銀中兄之書法,得雕刻之筋骨,力透紙背;融古今之精華,氣度非凡。網友粉絲,崇者日繁;聲高名遠,蜚聲海外。
再過五年,銀中兄之作將一字難求,洛陽紙貴矣!
亢銀中簡介:
亢銀中,號三晉一丑,亦署老丑。男,漢族,1951年生,軍旅出身。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國際知名文藝家聯合會主席團副主席,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付
會長,中國藝術鑒定委員會學部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駢文網顧問,國家友好畫院特聘畫師,中國辭賦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三九畫院常務副院長。
(編輯 初科汝)